小儿盗汗
【概述】
  小儿盗汗为病证名。《幼科类萃》:“盗汗者,谓睡而汗出也。”《小儿药证直诀》:“肌肉虚而睡中汗出也,用止汗散。”《幼科发挥》:“盗汗者,梦中自出,醒则干也,其病在肾,宜当归六黄汤加止汗散主之。”《婴童百问》:“小儿精气未盛,性体多热,若衣裘伤厚,过食热物,或犯时气大病之后,重亡津液,阳气偏盛,水不胜火,腑脏积热,熏灼肌体,甚则销烁骨髓,是为骨热之病。久而不已,变成骨蒸,日晡发热,肌瘦颊赤,口干,日夜潮热,夜有盗汗,五心烦热,四肢困倦,饮食减少,瘥后余毒不解,生犀散主之。”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:“有夜睡中而汗自出者,名盗汗,此因阴虚所致,久不已者,令人羸瘠枯瘦,心气不足,津液妄出故也,用茯神汤加黄芪,水姜烧枣、烧盐服。”又:“血虚内热者,当归六黄汤;心经有热者,导赤散;肝经虚热者,六味地黄丸;血脱盗汗者,当归补血汤;肝经风热者,柴胡清肝散;食积内热者,二陈、枳实、山栀;胃气虚热者,六君子汤及浮麦散;血气俱虚者,人参养荣汤。”

【临床表现】
入睡汗出,醒后汗止,夜间尤甚。
【贴敷技术治疗】
  1,五倍子、黄芪、浮小麦各一份。用于气虚盗汗。
  2,龙骨、牡蛎粉各一份。用于汗出不止,盗汗严重者。
  3,牡丹皮、牡蛎粉、生地黄各一份。用于阴虚火旺盗汗者。
  以上药物共研成粉,取2-3克,用消肿止痛液调和,选穴神阙和长强,用消肿止痛贴固定。睡前贴敷,晨时取下。一周为一个疗程。视病情可贴敷2-3个疗程。

【其它适宜技术治疗】

  针刺疗法
  固体操作:取华佗夹脊穴,采用自上而下一次左右交替针刺,用捻转平补平泻法,针刺后其如一条龙一样盘踞在患者背部,顾名“盘龙刺”,每日1次。不留针,10天为一个疗程。

  灸法
  取穴:神阙、涌泉
  具体操作:距皮肤2-3cm悬针,每穴10分钟,治疗盗汗虚证。每日1次,10天为一个疗程。

【经典案例分析】

  张**,男,12岁。患者家长代叙,每年入秋时节,开始盗汗,到冬至时节最为严重,春分后逐渐消失。严重时,每晚盗汗两次,晨起后,精神萎靡。经医院检查,并无器质性疾病。

  方药:1,贴敷-组成:五倍子3-5份,郁金3-5份,煅牡蛎1-2份。2,内服:浮小麦30g熬水半小时,临睡前服用100ml。
  制法:取2-3g,消肿止痛液调和,消肿止痛贴固定。
  用法:贴敷于双侧乳中穴及乳晕部和神阙穴。日1次,18小时揭去,15天为一疗程。
  验证:治疗12天,盗汗减少。再7天,盗汗停止。